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商場如戰(zhàn)場,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在利益博弈的這個五彩斑斕的大舞臺上,真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摩托羅拉與華為的互訴專利侵權案還沒結論、諾基亞與蘋果的專利訴訟正難解難分,還沒等厘清這兩場官司,談判四年未果的愛立信和中興也湊熱鬧般地上演了一出“專利”大戲。
根據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報道,全球最大的移動網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于當地時間4月1日向英國、意大利、德國法院提起了一項針對中國設備廠商中興通訊的訴訟,稱中興通訊侵犯了自己的專利。
不是腕兒,就是角兒,雙方的飆戲隨即引起了整個業(yè)界的關注。在愛立信發(fā)起的訴訟中,愛立信指控中興通訊拒絕簽署須向前者支付專利權使用費的專利許可協議。中興通訊對該訴訟的回應很是無奈:對于愛立信刻意單方面中斷前期雙方正在進行的相關專利談判行為,深表遺憾。
一方的措辭為“拒絕簽署”,另一方為“刻意單方面中斷談判”,雙方在對這起訴訟的描述上各執(zhí)一詞。中興通訊在4月6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了被愛立信訴訟前的更多細節(jié),不過,截至C114發(fā)稿前,還未得到愛立信對此的回應。
五天內的戲劇性變化
“大家從相關的媒體報道都看到了,中興和愛立信之間的專利談判已經有四年的時間了。時間是有些長,不過,知識產權(IPR)的談判涉及到大量的問題,本身就很復雜。”中興通訊IPR總監(jiān)王海波說,“盡管談判是艱難的,但中興通訊在談判中是極具誠意的,中興并未拒絕與愛立信簽署協議,對于愛立信的說法,中興感到很意外。”
中興在采訪中一再重申,希望發(fā)揮自身專利價值,亦尊重其它廠商的合理專利訴求,并一直謀求以交叉授權、一攬子協議等方式解決業(yè)內的專利異議,并與絕大多數廠商、在絕大多數產品上達成了廣泛共識,極少出現實質性糾紛。
據王海波介紹,在談判的過程中,愛立信對中興通訊提出的專利交叉許可的條件非常苛刻,對中興通訊的挑戰(zhàn)非常大,“即便如此,雙方經過長時間的磋商,在IPR交叉許可上還是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個別分歧是有的,但大部分協商的內容都達成了一致。”
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雙方高層以及IPR相關人員在2011年3月28日進行了一次會晤。“賓主雙方都非常友好,其中分歧的部分愛立信表示將回總部溝通,不過,雙方認定協議可簽署了。按照雙方的約定,開始準備協議文本。”
3月30日,愛立信方面的回函并不樂觀:不同意存在分歧的部分,中興提出希望進一步磋商。令中興始料不及的是,愛立信在兩天后即在英國、德國和意大利向中興發(fā)起了訴訟。“訴訟涉及的產品和技術其實也是在雙方商討的協議之內的。”
“令我們感到不解的是,愛立信的訴訟文本竟然有數十頁,里面涉及很多論據和素材,按照常理,這樣的文本起碼要用三個月的時間來準備,沒想到愛立信只用兩天的時間就拿出來了。”王海波說。
截至目前,愛立信仍沒有對此予以回應,雙方各執(zhí)一詞的局面仍未改變。
中興應訴態(tài)度積極
英國、德國和意大利,愛立信為什么在這三個歐洲國家發(fā)起了對中興通訊五款GSM手機的的專利訴訟?有分析稱:這三個國家對于IPR權利人的保護更可能有傾向性,這種保護未必合理、公平,所以,很多歐洲本土公司愿意在這些國家發(fā)起訴訟。
“截至到目前,中興只收到了來自英國的訴狀,另外兩個國家的還沒有收到。”王海波說,“目前,中興在上述三個國家也有相當數量的專利,其中部分獲得了授權。對于目前英國的訴狀,中興還是比較積極的,如果獲勝的話,會更富建設性。”
中興通訊提供的數據顯示,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興通訊的IPR實力也大幅提升,截止2010年底,中興擁有專利總量達3.3萬件。其中,2010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獲得的PCT專利申請高達1863項,位居全球所有企業(yè)第二位、通信行業(yè)第一位。
就在愛立信在歐洲三國發(fā)出訴訟之后,中興也發(fā)起了反戈一擊。4月2日,中興通訊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發(fā)起針對愛立信在華專利無效之訴訟。“在歐美國家并非不去做針對愛立信專利無效的申訴,只是在中國先邁出第一步。”
王海波介紹,由于通信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專利的有效性狀態(tài)會隨著市場的發(fā)展而產生變化,目前,中興通訊就在對愛立信的專利有效性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訴訟只是雙方矛盾的表象,利益之爭才真正傷筋動骨。中興通訊2010年年報顯示,國際市場實現營業(yè)收入380.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45%,占整體營業(yè)收入的54.18%,其中歐美地區(qū)收入同比增長了50%,占整體營業(yè)收入的必中提升至21%,首次成為中興通訊海外收入比重最大的區(qū)域。
“中興通訊2007年研發(fā)、2008年上市的SDR新一代軟基站產品在全球的出貨量已經超過70萬臺。”中興通訊GSM/UMTS產品線總經理張建國說。
中興在土耳其、羅馬尼亞、匈牙利、比利時、德國等歐洲國家已經實現了系統設備的商用。“由于引入了中興通訊作為合作伙伴,荷蘭KPN集團下屬的德國子公司E-Plus的贏利狀況得到了改善。目前,中興通訊在德國、馬來西亞以及中國也正在搬遷愛立信等公司原有的2G設備。”張建國說。
就在不久前,中興通訊對外宣布,將與和黃旗下的Hi3G合作,在瑞典和丹麥建設全球第一個LTE FDD/LTE TDD雙模網絡,全球第一個雙模4G網絡落戶在了愛立信的老家瑞典,這對于長期坐在移動設備廠商頭把交椅上的愛立信是個不折不扣的刺激。
每年將公司收入的10%投入到研發(fā)上,處于博弈中的中興并未全無底氣,所以,王海波指出:“中興不懼怕任何第三方的專利威脅,中興一定會維護自己的權利。”不過,他同時強調,“中興也不放棄和任何第三方在IPR上進行交叉許可。”
何以收場?
誠如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所述,發(fā)起訴訟在國外是一種正常做法,是公司之間利益沖突時的談判籌碼,其目的就是為了自身爭取利益。盡管愛立信目前只經營系統設備,但其擁有2G/3G的核心專利,愛立信也希望像高通那樣收取手機授權的專利費。
不過,高通的授權模式并不具備可復制性,而且,伴隨著企業(yè)對知識產權的重視,IPR的布局也越來越分散到更多的持有人手中。調查數據顯示,中興LTE核心專利占比達行業(yè)7%,躋身全球設備商前五位。
愛立信此前曾表示自己擁有25%的LTE專利,是擁有LTE專利最多的廠商。愛立信全球副總裁兼技術戰(zhàn)略部主管Eric Ekudden去年底造訪中國時表示,25%的數字是基于當時的核心專利計算的,待所有的專利都塵埃落定后可能會發(fā)生一些微弱的變化,但愛立信在LTE核心專利方面的領先地位不會改變。
看來愛立信和中興要博弈的領域遠遠不限于幾天前的訴訟,難道雙方就這樣曠日持久地僵持下去?對此,上述分析人士給出了四個字:“肯定和解。”
愛立信和中興也曾相互青睞過,2005年5月19日,愛立信和中興通訊共同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聯手提供TD-SCDMA解決方案。根據協議,愛立信將以OEM的合作方式,將中興通訊的TD-SCDMA Node B產品集成到愛立信的無線接入網絡中。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雙方還將合作參與中國的TD-SCDMA測試項目。所以,雙方具備和解的基礎。
而且,專利糾紛的和解案例也不在少數。華為和思科的和解最具代表性。思科對華為發(fā)起的專利訴訟糾纏了近兩年,華為最后獲得了自己相對滿意的結局,在訴訟過程中,華為能夠變被動為主動。一年后,曾深度參與此案的華為策略合作總監(jiān)胡力耘博士在接受《中國企業(yè)家》采訪時,對有著與華為類似的中國企業(yè)給出了如下建議。
首先,要做好自己的知識產權管理,尊重自己的知識產權,更要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當面對知識產權糾紛時,首先要管好自己,自己認為自己真正沒事,才能理直氣壯。因為許多國際規(guī)則我們不懂。還得請具有國際水平的好律師,他們不僅會幫助你在法律上去澄清事實,而且對推動你的內部管理的進步,也很有幫助。千萬不要驚慌,不要把時間浪費到抱怨、發(fā)牢騷上,尤其對手是“大腕”時,更需要有信心,沉著應對。
其次,應該針對不同國家,不同的文化、法律環(huán)境做出有針對性的應對,如組建內外部團隊(包括律師團隊)等。國內企業(yè)若要實現國際化,必須適應國際化的游戲規(guī)則,尤其在知識產權方面。在成長為一家國際化公司的過程中,勢必要經歷很多知識產權官司。法律訴訟只是市場競爭中的一個部分,對于國內很多企業(yè)而言,危機公關、危機管理方面確實是軟肋,也亟待提高。
盡管中興通訊與愛立信的博弈還只是剛剛開始,但在共同利益的大前提下,雙方還是有望握手言和。盡管愛立信一直未表態(tài),但是,繼續(xù)談判的希望之光從來未磨滅過。